金价持续走高,市监总局:读懂检测报告,防范首饰消费陷阱
近期,金价检测黄金价格持续走高,持续珠宝贵金属首饰的走高总局j9消费热度也随之增长。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来临之际,市监首饰市场监管总局提醒广大消费者在选购珠宝贵金属首饰时,读懂应防范消费陷阱,报告保障个人权益。防范
首先,消费陷阱珠宝贵金属首饰的金价检测价格与其类别和等级密切相关,消费者在选购高价格的持续珠宝贵金属首饰时,要了解必要的走高总局j9质量标准常识。例如,市监首饰珠宝玉石类产品的读懂主要国家标准包括《珠宝玉石 名称》(GB/T 16552)和《珠宝玉石 鉴定》(GB/T 16553)等,其中列举了常见珠宝玉石的报告检测和命名方法。其次,防范要了解珠宝贵金属类产品的标识管理要求。例如,贵金属类产品必须有明确的印记(指打印或刻印在贵金属饰品上的永久性标识)、标签等。如果商家宣传首饰为贵金属类产品却没有相应标识,消费者需谨慎选购。
此外,消费者应当查看出具报告的检测机构是否具备相应资质。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应当取得市场监管部门颁发的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CMA)证书。消费者要确认检测报告内容是否齐全。检测报告的基本内容应当包括:检测机构名称和地址、检测机构公章或检测专用章、检测报告的唯一性标识、所用检验检测方法、检测时间等基本信息。消费者还要核对报告关键信息。例如珠宝玉石类产品报告的照片与实物是否一致,产品的定名是否规范,如果出现表述含糊的“玉”“宝石”等名称需要警惕,还要注意证书的备注栏是否注明“处理”“染色”“充填”等关键信息。贵金属类产品应检查是否依据国家标准对纯度命名,以重量结算的贵金属类产品是否有准确的重量数据等。
消费者应当注意识别仿冒检测报告和“营销话术”,如果发现印刷粗糙模糊、内容严重缺失、在正规检测机构网站查询不到的报告,就有可能是仿冒权威机构的假报告或“套牌证书”;贵金属类产品有按实际克重计价、“一口价”等不同销售方式,消费者在选购时要明确计价方式。同时避免商家混淆概念,或者夸大质量等级、以次充好、以假充真。
来源:市说新语
- ·探究广东绿野之珍,品味林产物盛宴!这场直播别错过→
- ·珠肇高铁项目西江特大桥主桥首个深水基础双壁钢围堰封底
- ·南方日报连发4评,深度观察2024年广东经济
- ·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教育部公布2025年硕士研究生考试举报电话
- ·“不论在哪里,咱们都是中国人!”丘逢甲之孙、香港商经局局长丘应桦接受媒体采访
- ·明年“三农”工作,重点是什么?
- ·中国网络犯罪团伙入侵哥斯达黎加电信和科技系统?中使馆驳斥
- ·下月5日起铁路实行新运行图 增开香港西九龙往揭阳汕尾方向列车
- ·中国救援队伍在缅持续开展医疗服务和震后建筑安全应急评估
- ·今年前11月广东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3%
- ·13.2万瓶!市场监管总局在全国统一销毁“特供酒”
- ·五人得分上双!CBA常规赛广东男篮35分大胜宁波男篮
- ·看!汕梅高速改扩建名目进度条又刷新啦→
- ·第六届知交会暨地博会闭幕,促7.1亿元地标产品交易
- ·中消协提示:未成年人理性“吃谷” 谨防消费陷阱
- ·广深文旅权益互通!羊城通与深圳通联合首发“湾区PASS”交通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