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湾区科学论坛上,诺贝尔奖得主等大咖探讨科技创新前沿话题
11月17日上午,学论新前j92024大湾区科学论坛开幕。坛上讨科题南方日报记者 许舒智 摄
11月17日,诺贝2024大湾区科学论坛在广州南沙举行。尔奖开幕式和主论坛上,咖探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巴里·马歇尔,技创菲尔兹奖获奖者、沿话南方科技大学讲席教授埃菲·杰曼诺夫,大湾得主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区科中国科学院院士、学论新前南方科技大学校长薛其坤等科技“大咖”发言,坛上讨科题围绕人工智能、诺贝基础科学、尔奖高等教育以及国际科技合作等话题展开探讨。j9
注重发展人工智能行业大模型
人工智能延续了往年的火热,依然是今年论坛的焦点话题。
“在参会前,我曾让chatGPT拟一份发言提纲,它给了我很好的建议。”当前,人工智能技术正实实在在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香港科技大学校董会主席、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沈向洋对此深有体会,在他看来,人工智能将成为人类社会又一次跨越式发展的关键变量。
沈向洋建议,除了通用大模型,国内人工智能还应注重发展行业大模型。“就像今天各行各业的企业都在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一样,未来每个行业,甚至是每个企业都会做自己特有的大模型,从而提高效率和产品性能。”据他预测,未来通用大模型将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更多的行业大模型以及个人大模型。
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广东省实验室(深圳)协理副主任黄哲学认为,目前大湾区呈现出数字经济驱动经济发展的趋势,因此在发展人工智能产业方面,大湾区有着极大优势。
“这里有大型的IT企业,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无论是算力和数据资源,还是产业政策、科研支持都非常充足,所以说大湾区人工智能产业没有理由不取得突破。”黄哲学表示。
聚焦人工智能领域研究,黄哲学认为应当差异性发展,“要避免对深度学习、大模型、元宇宙等热门话题一拥而上,否则很难做出有特色的科研成果。”黄哲学建议,“要静下心来找准自己的方向,争取突破原创性的更大成果。”
广东应聚力打造顶尖大学
高等教育如何在区域科技创新体系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粤港澳大湾区需要怎样的大学?
杰曼诺夫曾在国外任教30余年,2022年全职加入南方科技大学,担任讲席教授。在他看来,广东是大省,有很优秀的学校和教育体系,同时拥有很多技术领先的企业,当务之急是打造一所与本省的经济和技术地位相匹配的顶尖大学。
他还强调,大学和大学生要有国际视野。他介绍,南方科技大学数学系是学校国际化程度最高的院系之一,30%的老师都来自国外,并且几乎每个月都会有国际学术会议或交流活动。
“科学是一项国际事业,如果我们的学生可以有更开阔的视野,掌握更多的语言,就更容易开展国际合作。”杰曼诺夫说。
澳门大学校长宋永华同样关注高等教育,他指出,大学要找准自身定位,“同质化发展是没有出路的”。
今年,澳门大学启动建设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新校区,预计将于2028年投入运作,可容纳学生8000余人。
“我们根据横琴的定位和特点,计划在新校区布局医学院、信息学院、设计学院、工学院和横琴澳大高等研究院,涵盖临床医学、人工智能、机器人与智能制造、金融科技与数字商学等专业。”宋永华说。
“粤港澳三地在科技产业创新方面合作空间巨大。”他说,澳门大学已经在中药现代化创新、微电子领域成果转化、智慧城市建设、先进智能计算等领域与大湾区高校、企业进行联合攻关。“后续,我们还将继续发挥科研优势,面向全球吸引优质的教育和科研资源,同时与更多科研、企业机构建立紧密联系,协同创新、深化产学研合作。”
用好区位优势加强国际合作
今年大湾区科学论坛的主题是“开放科学 勇立潮头”。在开幕式和主论坛环节,多位嘉宾也在发言中呼吁大湾区用好区位优势,加强国际合作,推动跨境交流。
“粤港澳大湾区现在不仅是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也是科技创新要素高度集聚,研发和成果转化能力突出,高等教育资源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校长薛其坤说。薛其坤认为,高校是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的桥头堡,要充分利用大湾区的区位优势和开放格局,进一步推动跨学科、跨领域、跨境的科研协作与人才培养,为大湾区的科技创新发展提供高效强有力的支持。
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北京)理事长贺福初在主旨演讲环节介绍的人类蛋白质组导航计划,是科技创新开放合作的生动例证。
根据该计划,团队将对人体中的所有蛋白质进行全息、精确的测量,揭示人体的基本构造和原理,进而帮助人们读懂基因组这部“天书”。
这个总部设于广州黄埔的大科学计划,已形成强大的国际合作力量——超过20个国家的逾80支团队参与,一批国际顶级的院士专家前来“组队”。
贺福初介绍,该计划在黄埔科学城已经实现自主化、标准化、智能化的蛋白质组分析系统,可以进行中试放大和规模化生产。“所有来参加计划的国内外团队,都可以采购我们的成套设备。”贺福初说,这充分说明大湾区在此领域已经走在世界前列。
南方日报记者 卞德龙 钟哲 任燚 陈子阳 吴雅楠
- ·清新区山塘镇1900亩冬种马铃薯绽开歉收“薯”光
- ·共同推动“撂荒地”变“丰收田”!市委农办、市直机关工委向我市各单位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发出倡议
- ·“箱”见恨晚!“车尾箱集市”点亮梅城夜经济!
- ·“梅州市高价值专利培育布局中心”挂牌成立!是这两家→
- ·零容忍!广东严查面包车非法营运、违法超载
- ·抓发展 促增长 稳经济丨超20亿留抵退税资金直达市场主体!梅州税务部门坚持靶向施策、精准“滴灌”提振企业发展信心
- ·今晚调油价!梅州92号汽油每升下调0.11元
- ·最新!梅州全市核酸采样结果已出近23万份,均为阴性!此前两例无症状感染者转确诊!
- ·延长至5月5日!粤港澳大湾区灯会展期有变→
- ·持续严查严管!汕梅高速深入开展“入口双拒”整治行动
- ·持续严查严管!汕梅高速深入开展“入口双拒”整治行动
- ·总投资超80亿元!广东粤电大埔电厂二期获省发改委批复
- ·广东6人上榜!中央政法委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见义勇为勇士榜
- ·梅州A股上市公司股票一周盘点丨七涨二跌!博敏电子涨幅最大,超华科技表现最活跃
- ·助反诈 优服务 献爱心!梅州移动开展系列“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
- ·今年1—7月,梅州卖了11968套房子,销售均价5527.64元/㎡!
- ·2009.3万人次!4月4日全国铁路旅客发送量创今年单日新高
- ·5月创文测评结果出炉!哪里得分?哪里失分?这些村(社区)有话说→
- ·大埔县三项考核均排名第一!7月水质“梅指数”出炉→
- ·助反诈 优服务 献爱心!梅州移动开展系列“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
- ·三月三,来广州北京路赴一场粤桂的舌尖之约!
- ·首次发现!“国宝”中华穿山甲现身梅州蕉岭长潭自然保护区
- ·秋季开学在即!梅州举行校园疫情防控应急处置桌面推演视频会
- ·让群众家门口享受省级“大医疗”!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全面托管粤东医院八周年纪实
- ·十六项散漫签约,重磅白皮书宣告!河南医疗瘦弱财富高品质睁开大会召开
- ·1:2遭逆转,梅州客家不敌“领头羊”武汉三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