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约限流、分类办理、量体温戴口罩...这个清明,疫情防控不放松!
测量体温、预约佩戴口罩、限流限制人数、分类放松九游分时分批……清明期间,办理群众人员流动增大、量体祭祀活动增多。温戴为进一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口罩控各殡仪馆、个清墓园多措并举,明疫在常态化疫情防控的情防基础上,强化一系列针对性措施,预约九游毫不松懈筑牢防疫安全屏障。限流
4日上午,记者在梅州市殡仪馆看到,办理工作人员为每一位入馆市民测量体温,量体并引导他们根据需求分类办理手续,现场人流、车流高效有序。
“清明期间,我们将业务分为祭祀先人、悼念告别、其他业务三大类,在入口处为市民测量体温后,便可进行人员分流,每一类业务都在不同的地点办理手续,既保障了车辆快速通行,又让市民避免了扎堆聚集和长时间排队。”梅州市殡仪馆业务主任李婷荣介绍道。
市民郑根为此点赞。“整个过程比较快速,测量体温、登记信息、办理手续,几分钟就搞定了,基本没排队。”郑根告诉记者,在购买祭品时,店家还建议用鲜花代替纸钱,响应无烟祭祀。
梅江区仙鹤山庄、梅县区永乐仙庄、百岁山报恩福地等各大墓园,也严格落实各项疫情防控措施,确保市民安全、有序、高效地缅怀先人、寄托哀思。“今年代祭、网上祭祀的业务较少,市民对当前的疫情防控有信心,大都选择亲自过来,而且有近40%的群众自带鲜花,比往年增长了一倍,但都能自觉配合防疫措施,文明祭祀、疫情防控理念已深入人心。”李婷荣说。
“我们采取实名预约、限人限时、错峰进园的方式开放祭祀活动。”永乐仙庄负责人梁国龙告诉记者,清明期间,墓园每一个半钟限制50户家庭进园,每户家庭限5人。
梅州市殡仪馆特制订了工作方案,3月27日至4月18日,保障遗体接运、火化、骨灰寄存和祭扫等基本殡葬服务,暂停集体告别会。有祭扫需求的市民要求提前预约,一天限50户家庭凭骨灰寄存证开展祭扫,每户一证限5人,每次祭扫限时20分钟。
“对于成功预约并前来祭拜先人骨灰的市民,我们统一不再收取祭拜费用。同时,加大对公共区域的清洁消毒力度,每个祭拜区域使用完后,必须经过卫生处理,再交由下一户家庭使用。”李婷荣告诉记者,他们还制订了2021年清明节祭扫工作应急预案,成立应急领导小组,下设4个工作队,全方面做细做实疫情防控工作。
不少市民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在疫情常态化防控的今天,对清明祭祀要求限流表示理解。“以前我们都是一大家子10多人去祭扫,今年就派了4位家庭代表前往,以实际行动支持疫情防控工作。”市民李女士说。
本报记者:刘巧 吴海清
摄影记者:钟小丰
编辑:杨乔颖
- ·清明节假期天气预报来了!全国大部地区适宜出游
- ·感受家乡高质量发展!返乡大学生走进“桃园筀竹”
- ·一图读懂丨梅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 ·大丰华高速案例,入选为全国企业档案“创新二类”!
- ·10万件名山产猕猴桃实现首次出口
- ·前冷后暖宜出行!春节假期梅州天气“剧透”来了→
- ·2023年,梅州寄递了1.2亿件快递包裹!你贡献了多少?
- ·梅州7个县(市、区)发布寒冷红色预警,注意防寒防冻!
- ·喝粥养胃适合所有人……是真是假?|谣言终结站
- ·为民助企促发展!梅州海事部门为民生工程“保驾护航”
- ·梅州7个县(市、区)发布寒冷红色预警,注意防寒防冻!
- ·筑好高铁运行的“中枢神经”!梅龙高铁通信基站顺利通过首件评估验收
- ·CBA常规赛个人奖项评选出炉:胡金秋当选MVP,徐杰排名第二
- ·新一年,梅州足协将重点抓好这五项工作→
- ·注意!春节期间梅州公交运行时间有调整
- ·梅河高速路政送“福”进村暖人心
- ·2024年全国乡村特色文化艺术典型案例发布 宝兴县一案例入选
- ·投向实体经济信贷规模1529.63亿元 比增19.43%!带你看梅州银行业保险业“年度成绩单”
- ·接地气,提朝气!梅州开展“强国复兴有我”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进社区活动
- ·GDP同比增长6.5%!2023年梅州市经济运行简况出炉
- ·中央第三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向雅安市移交第七批信访件
- ·张运全走访慰问部分老艺术家:传承艺术品格 推动文化发展
- ·梅州推出70项文旅活动,邀你到梅州过大年!
- ·筑好高铁运行的“中枢神经”!梅龙高铁通信基站顺利通过首件评估验收
- ·清明节假期天气预报来了!全国大部地区适宜出游
- ·筑牢安全防线!梅州福彩开展春节前消防安全检查